2017年7月25日 星期二

建興車站

經過比對之後,推定昔日建興車站的月台和站房就位於前方這些電器箱及其左側區域 (2017/07/12)。
位置:屏東縣枋寮鄉
廢止時間:1991年12月
現存:無

屏東線,鳳山、後庄、九曲堂………林邊、佳冬、東海、建興、枋寮。小時候我都是這樣背的,東海之後是建興,最後才是枋寮,西線鐵路的終點。但是突然有一天,我發現建興不見了!

曾經存在的屏東線建興車站位於枋寮鄉,附近最熱鬧的聚落是水底寮,也就是台1線和台17線交會處,不過車站距離水底寮市街還有1.2公里之遙。各處資料都說最初的車站名稱叫做水底寮,後來才依行政區域改稱建興;然而這裡有個謎團,那就是現在的水底寮地區包括「天時、地利、人和」三個村,不過找遍整個枋寮鄉都沒有建興村。雖然缺乏直接資料佐證,但從水底寮地區仍存在的建興路、建興國小、建興派出所、建興大旅社等名稱,我推測可能是這樣的發展:水底寮地名太俗→國民政府將此地命名為建興,並設立建興村→水底寮車站隨著改名建興車站→水底寮地區人口增加,建興村一分為三,設立天時村、地利村、人和村→建興村的行政區域名稱消失,只剩下相關機構繼續沿用。

在我的時刻表記憶中,建興與東海應該是差不多的地位,只有普通車才停靠,平快車以上都不會停靠;不過事實上這兩站還是有差距,因為東海至今仍在,建興則早早就陣亡。但小時候屏東線最南段對我而言就像是地球的另一端,根本就不可能親自到訪;所以我真正第一次搭乘完屏東線到枋寮已經是1990年的事,當時建興車站應該還存在,可惜我沒有留下什麼印象,也不知道它後來會被裁撤。到了1992年我再度造訪枋寮(有留下車票證明),這時建興就已經從時刻表上消失,我才驚覺它不見了。別怪我,在那個沒有網路的年代,你不看報紙或電視新聞就不會知道這種事情,看了也不見得會發現(因為這種消息太不起眼了)。說到建興車站的裁撤,現在想起來可說是台鐵廢線廢站運動的最高峰,為什麼呢?先來看看這些時間點:

1988年7月淡水線(10)
1989年8月深澳線(5)
1991年3月東港線(2)
1991年9月東勢線(4)
1991年12月建興車站

在短短三年多的時間內,台鐵停駛四條支線,連同建興一共裁撤掉22個車站。若不是當時輿論開始反彈,接下來集集線、平溪線其實都已準備要跟進廢線,也一定會帶動更多的廢站數量。建興剛好搭上這波熱潮的末班車,成為西線最後一個不是因為改線而直接被裁掉的車站。接下來台鐵就很明顯收斂許多,不敢再砍支線,廢站也儘量低調一次一個,或是利用改線的機會順便裁撤。

根據資料顯示,建興車站原本有一座小小的木造站房及月台,但現在當然都已經消失,所以我能做的,只是到車站舊址稍微憑弔一下。在水底寮的公車站下車之後,向南經過車水馬龍的台1線╱台17線交會處,會來到一處小小的橫向路口(有紅綠燈),這便是建興路;再來只要沿著建興路一直朝西走,遇到屏東線鐵路平交道,建興車站舊址就在平交道旁。整段路慢慢走大約只要17分鐘,比到菩安容易太多了。

水底寮公車站牌,因為這裡是重要交通據點,行經的客運種類和班次都相當多。「搭車請招手」!
水底寮台17線(左)和台1線(右)交會處,去年自行鐵期間也有在此拍照記錄。
台17線在此終結,台1線則繼續延伸至楓港。較遠處的紅綠燈就是建興路口。
水底寮台1線上的熱鬧景象,感覺上不輸枋寮市區。注意正前方有一招牌「建?旅社」,那便是傳說中的建興大旅社,不過「興」字已經掉了。
從台1線轉入建興路,馬上就是完全不同的感受。
左邊是枋寮鄉農會水底寮辦事處,那就表示方向無誤,繼續沿建興路前進。
往建興車站的路上兩旁有許多漁塭,這也是林邊、佳冬、枋寮地區的標準景觀。
建興路上一景
我有點好奇,這些漁塭是海水還是淡水?飼養的是什麼?
抵達屏東線鐵路平交道,也就是建興車站的位置。
1991年12月以前,就在我的正前方,這裡曾有一座建興車站。
這座平交道位於建興路上,理所當然應該叫做「建興路平交道」,但上前一看標示卻發現不是,它叫做「通站路平交道」。不明究理的人會覺得哪來的站,但我們知道,因為這裡本來有建興車站。經過仔細比較相對位置之後,確定建興車站的月台和站房應該是在平交道東北側,也就是那一整排電器箱的附近。我停留了一陣子,實在也找不出任何車站的遺跡,只能拍一些列車經過的照片作為印證。

平交道的名稱是「通站路」而不是「建興路」,但這附近根本沒有任何一條路叫做通站路。或許建興路以前曾經叫做通站路?
通站路平交道往枋寮的方向,旁邊的監視器居然有三支。
通站路平交道往東海的方向。理論上建興車站跟東海車站只有1.8公里的距離,但實際上並沒有沿著鐵軌的直線道路,循正常路線走過來超過4公里。
建興車站月台可能的實際位置(紅色區塊)
建興車站舊址上現在是大大小小共6個電器箱,其中幾個標示「開門注意火車」,但每一個都用紅字標明「小心毒蛇」,莫非這裡真的有很多毒蛇出沒?另外最左側,突起四根東西的水泥基座,很明顯是電氣化支柱的底部,看來屏東線全線電氣化是真的在動了。
眼前就是建興車站的位置,之後很可能會成為雙線電氣化的一部分。
建興路繼續往西可直達海邊,有一處叫做「番子崙」的聚落。
DR3100型柴聯自強號通過建興車站舊址平交道,查證後得知是314次。
314次看起來正在停靠建興車站,這角度很不錯,所以接著我開始追求拍出這種畫面。
3083次往枋寮的區間快,即將駛入建興車站。
時間沒抓對,只差一點就變成這個景象。這班區間快是用DR3000的編組,共6輛。
沒多久之後又有DR3000開回來,怎麼看都是剛剛那一列,但是只有3輛。看來是在枋寮截短之後折返。
3532次往潮州區間車,停靠建興車站!
實地觀察的結果,建興車站位於大量漁塭之間,雖然有道路聯絡,但距離水底寮主要市街太遠,該區域的大量居民並未成為客源;而車站周圍零星分佈的人口更不足以支持車站客運量,因此裁撤是意料中的事。現在屏東線上與當年建興車站狀況最像的就是鎮安,不知台鐵有沒有打算下手?

7 則留言:

  1. 鎮安站和建興站客源主力都是周邊的聚落,差別在於建興站附近的聚落(水底寮)公車班次相當密集,約莫15-20就有一班;而鎮安站附近的聚落卻沒公車行經,居民往來潮州、屏東還是需要倚賴台鐵。
    因此我覺得鎮安站不太可能廢除,畢竟一旦廢站該區域就無任何大眾運輸了...

    回覆刪除
    回覆
    1. 鎮安站的命運跟東港線息息相關,如果東港線真的復舊,鎮安就應該高枕無憂。但假如東港線復駛沒有成真,台鐵又繼續緊縮開支,那利用率偏低的鎮安就隨時有可能被開刀。

      刪除
  2. 當年台鐵編輯校對人員變認真了,才隔不到一年就從時刻表消失了,不像三湖車站存在了快五年哈哈

    回覆刪除
  3. 你真的很執著耶.......
    最好區間快甚至自強號會停靠建興車站啦.........哈哈

    回覆刪除
  4. 猫大化身偵探,追查建興的名字來源,哈哈!

    回覆刪除
  5. 水底寮一帶的「建興」之名,起源於當地的信仰中心,拜觀音佛祖的建興寺
    http://crgis.rchss.sinica.edu.tw/temples/PingtungCounty/fangliau/1316009-JXS

    恰巧建興寺的建寺緣由,正好說明戰後水底寮就已經分為天時、地利、人和3個村落:
    "民國三十四年(1945),台灣光復後… 於是鄭德壽,鄭簾,蕭江,王諒,楊水得等人發起,向全村樂捐發動三村村民做公工,填土盛高二公尺,重建現有的廟貌,重建完成後改名為建興寺…"

    而1957年的1:25000地形圖(台灣百年歷史地圖)也標出天時、地利、人和3個村

    因此建興車站的緣由是:當地的信仰中心叫做建興寺,所以水底寮當地橫向最重要的路就叫建興路(當地的國小和公有市場也以建興起名),而剛好建興車站在建興路旁,所以叫建興車站

    回覆刪除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